涨8配资
(11月7日,“杭州六小龙”首聚乌镇,畅谈AI与未来。谢卓芳摄)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本届峰会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是主论坛首次邀请到宇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游戏科学、DeepSeek六家科技公司核心高管同台对话。
这是六家公司在年初作为“杭州六小龙”出圈后首次公开“同框”。
过去一年,是“六小龙”在各自赛道狂飙突进的一年。突如其来的关注让他们感慨万千,而对正在掀起的AI革命,他们有清醒的认知,也懂得技术背后应有的温度。
科技进步比想象中更快涨8配资
中国工程院院士兼阿里云创始人王坚现场提到一个细节,去年年底,全球著名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在交流中多次提到并盛赞宇树科技。这份来自行业巨擘的认可,见证了一家中国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从2016年只有3个人的创业团队,到如今已成长为千人规模的企业,宇树科技正让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加速走进产业现实。
“机器人领域最近有点像过周末的感觉,很多科幻中的事已经变成现实。”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CTO王兴兴说。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认为未来几年,科幻中的场景会加速成为现实。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秋国则分享了机器人技术迭代的生动历程。他们的机器狗已经从需要铁架子支撑,发展到能在变电站巡检、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产品线也从四足机器人拓展到人形机器人,“以前我们是做狗的,今天终于可以做人了。”他幽默地说。
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璧丞的故事尤为动人。他们的团队曾住在残疾人家中,发现一个心酸的事实:很多失去手脚的残疾人几乎不再出门。“如果我们真的帮他做一个用意识控制的手和腿,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工作去生活。”韩璧丞说。
10年前,韩璧丞还在哈佛边读书边创业涨8配资,经常工作到半夜三点。因为经常用自己的头做脑电测试,引发了美国一个老奶奶的误会,说中国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成绩,在家里给大脑充电。彼时,还没有多少人了解脑机接口。如今,这个曾经的冷门领域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前沿技术。“在我们的‘十四五’规划里,第一次把脑机接口列为需要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韩璧丞感慨地说,马斯克也成立了脑机接口公司,每年举办产品发布会,整个领域可谓“风起云涌”。
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冯骥分享了《黑神话:悟空》背后更深层的意义。有个玩家告诉他,自己从来不敢跟家人说玩玩游戏,直到《黑神话:悟空》出现,他才理直气壮地分享自己的爱好。
“当一个中国团队拿出一个相对靠谱的产品时,中国用户会给出超乎想象的关注和热爱。”冯骥说,高质量的中国题材产品,正在改变人们对国产内容的认知。
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分享做开源大模型的初心:“科技公司应该充当科技布道者的角色,尽可能把技术做到普惠,让所有人都能以低成本方式接触到AI。”
他们的开源模型已经被全球开发者广泛使用。在遥远的非洲,人们通过便宜好用的中国开源AI而接触到了最前沿技术。这种开放共享的理念,让科技真正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给普通人的AI时代生存指南
面对AI加速发展的时代,六位高管为普通人和创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拥抱最强AI,锻炼好身体。”冯骥的这句话看似幽默,实则深刻。他观察到,那些真正使用AI的人反而更乐观,而只刷危言耸听标题的人则充满焦虑。
陈德里给出了更具体的阶段预判:3-5年内是人类与AI的蜜月期,应该充分利用AI实现能力增强;5~10年后需警惕失业风险,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长期来看,社会秩序将面临重构,但这也是人类从工作中解放的契机。
对于创业者,朱秋国建议“以终为始”,围绕真实需求创新。他的团队从机器狗需要钢架支撑,到今天能在复杂环境作业,正是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晓煌发现了新机遇:“从向人类收费转向向机器收费”。他发现,未来机器数量可能十倍于人类,服务这些机器的空间智能技术将创造新的市场。
保持学习、保持健康、保持开放——这是“六小龙”的共同建议。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真正的风险不是被AI取代,而是拒绝了解AI。正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的:把握技术普惠的本质,才能赢得未来。
作者谢卓芳涨8配资
龙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